2025年7月23日,汾酒集團在上海隆重舉辦青花汾酒30復興版升級款上市發(fā)布會暨《與會世界 文明交響》圓桌論壇。
聚賢匯智:以戰(zhàn)略突破回應時代之問
本次活動在黃浦江畔北外灘世界會客廳舉行,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會會長張首映,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院首席專家、兼國家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專委會中方委員楊越明,藝術家、設計師、上下品牌聯合創(chuàng)始人蔣瓊耳,國際美食美酒獲獎作家、CMB布魯塞爾酒類大賽獎評委團主席、ISGC國際烈酒大賽獎評委小組主席艾哲庸,鳳凰衛(wèi)視歐洲事務總監(jiān)、Branding Shanghai創(chuàng)始人龐潔,復旦大學全球校友會會長趙定理、復旦大學經院全球校友會副會長理財周刊董事長陳躍,以及汾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汾酒營銷中心主任,汾酒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執(zhí)行董事、總經理張永踴,汾酒股份公司總工程師韓英,汾酒銷售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喬宇星等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汾酒復興”之路,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以文化為魂、藝術為媒,塑造更具生命力的中國品牌,讓“中國酒魂,清香世界”。
張永踴在發(fā)布會上發(fā)表致辭時表示,“發(fā)布青花汾酒30·復興版升級款,是對時代的回應和對未來的戰(zhàn)略篤定?!?nbsp;針對如何讓產品更好回應時代,張永踴提出三大突破方向:品質的升級更堅定,汾酒構建起領先行業(yè)的質量體系;科學表達更理性,從科學角度證實汾酒帶來的愉悅體驗;市場運營更聚焦:構建"1+4+1"推廣模式:即以區(qū)域核心終端聯盟與團購經銷商聯盟為依托,凝聚具備高端圈層資源及品牌推薦能力的核心客戶。
“白酒不是快消品,而是時間的藝術?!?nbsp;張永踴指出,“白酒是一個關于時間價值的產業(yè),青花汾酒30復興版升級款將成為汾酒穿越周期的關鍵能力?!?/p>
此外,王德良在發(fā)布會上發(fā)表的《汾酒飲用舒適度品質特征剖析及應用》主旨演講,以科學數據進一步印證汾酒在品質上的突破,為三大突破中的 “科學表達” 提供權威支撐。
思想共鳴:以“活態(tài)傳承”助力全球共享
在以《與會世界 文明交響》為主題的跨界圓桌論壇中,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圍繞如何看待汾酒既作為物質文化遺產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遺產”身份,如何解讀酒文化與中國文人的精神世界的鏈接,中國品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等議題,展開了深度對話。
楊越明教授指出“如何讓遺產活起來,是我們每一個文化遺產專家都在思考的?!倍诰谱屗氲降年P鍵詞正是“活態(tài)傳承”。她從“遇見時間”“遇見自然”“遇見自己”三個維度,以汾酒6000年釀造歷史、中華民族的農耕文化、詩酒名篇里面體現的哲思等鮮活的例子,對文化遺產的“活態(tài)傳承”進行了具象化的解讀。
艾哲庸作為國際友人,指出“推廣白酒或者是推廣品牌,它不只是產品本身,更多推廣的是它背后的文化,包括中國的美食文化,這個是最能夠引起共鳴和打動外國人的地方?!?/p>
設計師蔣瓊耳以及周立民會長則分別從藝術設計和文學的角度對酒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如何傳承發(fā)揚、走向世界進行了深刻的解讀。
論壇主持人龐潔在最后總結道:“青花汾酒走向世界,它輸出的不僅是商品,更是一種高品質的東方生活方式,一種貴而不滿、恰到好處的生命智慧和一個關于時間、匠心、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這也正是與世界、共汾享的真正內涵。”
新品揭幕:以千年匠心承續(xù)復興之魂
發(fā)布會上,青花汾酒 30 復興版升級款的亮相成為全場焦點。張永踴、陳躍、韓英、周立民、王德良、喬宇星以及艾哲庸等七位嘉賓為新品進行了發(fā)布儀式。
青花汾酒 30 復興版升級款的瓶身以“旭日東升”為設計理念,延續(xù)故宮院藏“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的典雅器型,暗藏“微氧呼吸結構”——釉層與胎體間微隙,實現“陶壇陳釀”與“瓶儲陳化”的雙重滋養(yǎng),讓酒體在瓶儲期間仍能實現緩慢陳化,如同為酒液注入“持續(xù)生長的生命力”。
同時,升級款以“清、正、悅” 三維體系,致力于打造更高的酒體品質、更細的理化標準、更好的飲用體驗,將汾酒清香與中國傳統器物之美、文韻之美、色彩之美帶向世界。
戰(zhàn)略共振:以文化自信助力品牌強國
從 6000 年前的仰韶酒器到今天的復興版瓶身,從杏花村的釀酒坊到上海的世界會客廳,汾酒的復興之路始終與中華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同頻。此次發(fā)布會不僅是一款產品的亮相,更是民族品牌以文化為魂、以品質為骨,主動參與全球文明對話的宣言。當汾酒的清香飄向世界,帶去的不僅是獨特的東方風味,更是“和而不同”的文明智慧,這也是中國品牌在全球化時代的使命與擔當。